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丽宣、慕颜等多家医美机构跑路:诱骗消费者网贷,有人付了6万没得到任何体验
2021-05-24 10:07:09

  近日,有消费者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她们被医美机构忽悠办理了网贷,医美机构却跑路了,“维权群里大概有几百个受害的姐妹”。

  其中,许多人的被骗过程如出一辙。她们在免费体验的招募群里看到了免费做医美的体验项目,以为就是需要在大众点评上写点评的“霸王餐”一样。结果被销售人员告知由于卫生局政策等原因,不能直接体验免费的项目,而是需要先充值现金或者网贷进行会员卡办理,随后医美机构会每月把全部的钱分期返还给消费者。然而,当消费者充值或办理网贷后,医美机构却“跑路了”。有的消费者已经做了几个项目也拿到了一部分返利,但是会员卡的余额尚未用完,而有的消费者尚未体验过一个项目,就被告知医美机构已经跑了。涉事的三家医美机构分别为“丽宣医疗美容”、“慕颜医疗美容”和“麦瑞克医疗美容”。

  然而,网贷平台的账单,她们依然要每月正常还款。

  多家医美机构诱骗消费者网贷后跑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销售人员殷勤的态度和密集的话术却让消费者深信不疑。消费者张娜最初表达了怀疑,质疑并询问医美机构如何赚钱。销售人员告诉她,前期的免费体验是广告宣传的一部分,如果消费者体验好的话,可以介绍更多的客人。除此之外,免费体验的项目都属于皮肤科,而机构的主要盈利科室是整形科,皮肤科的免费项目是起到引流的作用。销售人员还带张娜去三楼的整形科参观,张娜看了看,发现“确实人挺多的,生意不错的样子”。

  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之后,到了签约合同、网络平台贷款的环节。销售人员推荐给消费者的都是正规的网贷平台如度小满、平安小橙花等,为了消除消费者对于征信等问题的担忧,销售人员告诉她们,贷款是以机构的名义进行的,用机构的资质进行担保,不用担心还不上款影响征信。同时向消费者索要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包括复印件等,销售人员使用消费者的手机APP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消费者蒋梦唯一做的事情是“在APP上输入了一次密码。”

  然而,等医美机构跑路之后,蒋梦却发现,网贷根本是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的。她打电话询问了平安小橙花的客服,对方表示贷款的金额不是直接打入医美机构的账户的,而是蒋梦个人申请了贷款,并在APP中办理了一张上海银卡的电子储蓄卡,平安小橙花将钱款打入这张储蓄卡,然后经过蒋梦的“个人操作”,在医美机构进行了消费,钱款才转入了医美机构的账户。蒋梦听了傻了眼,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APP中输入的密码正是这张电子储蓄卡的密码。

  蒋梦网贷了6万元之后,一次免费医美项目都没体验过、也没收到过返利,医美机构就跑路了。而消费者刘宁体验了几次热玛吉的项目,也收到过来自机构的返利,“一开始每个月都会准时还我3333.34元,但是后来慢慢地还款时间拖延了,最后就不还了。同时后来发现给我打款的是个人账户,而不是公司账户。”

  三家医美机构跑路之后,受害的消费者们气愤地翻出了当初承诺返利的签约合同,却发现与她们签署合同的并不是医美机构本身,而是一家叫上海灿斯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有受害的姐妹去追堵灿斯的老板,老板说医美机构把推广销售的事务外包给了自家公司,但是医美机构跑了,自家公司也是受害者。”刘宁告诉蓝鲸财经记者。

  刘宁自己也去追问了当时的销售人员,对方也委屈地表示自己是受害者。刘宁不信:“因为维权群里的好多姐妹都看到这些销售人员的朋友圈里,有炫富的图片和文案。”

  这些消费者事后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庞氏骗局”。“现在想想医院返利给我们的钱,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钱啊。他们不断拉人头,就可以一直有钱。”张娜回忆道。

  蒋梦表示,群里几百个受害的消费者大多都报案了,人均贷款或充值了4万多元。

  涉嫌欺诈,医美机构为何频频引诱消费者网贷?

  一位熟悉诈骗案件的律师告诉蓝鲸财经记者,从目前现有的信息来看,这构成一定的民事欺诈,医美机构通过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给予假的承诺,达到诱导充值、贷款消费的目的。不过具体结果仍需经过警方的调查,医美机构是否一开始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就构成刑事欺诈,由法院判决让犯罪嫌疑人返回损失。但如果调查下来并不是刑事案件,只是消费合同纠纷的话,消费者可以进行民事诉讼。最终结果需要耐心等待公安的调查。

上一篇 :消息称洋码头加快国内上市布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基本属实
南方黑芝麻因广告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超199万元: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