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逃离北上广、跳出996、讨厌PUA,95后说我的“躺平”不是丧
2021-06-02 10:00:50

 

“我躺平了,你们卷吧。”

当“三胎政策”的披露遇到热议的“躺平主义”,瞬间在网络上形成爆炸式探讨。

“奋斗?你5级打1级怪是安逸,5级打5级怪是合适,5级打10级怪是奋斗,现在是5级打99级怪......  ”

"功成名就不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才叫做意义。"

不久前,一篇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将“躺平”这个词带火,该文对于“躺平”的定义则是低欲望地生活,极简主义,佛系但是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自由思考。“躺平”爆火的原因是,年轻人认为这个词汇刚好可以形容符合自己的一种新生活状态。

社交网络开始被“躺平”的段子刷屏。知乎的实时讨论里,多达二十多个关于躺平的话题正在热议中,且参与度较高。一则“年轻人集体躺平是完全正确的!”的回答短短几天获取了近万的赞同量,跟帖一千多条讨论。作为躺平主义的大本营,百度贴吧“躺平吧”目前已经有52万跟帖,实时互动度频繁。

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以简单无所顾忌的朋克文化开始迅速兴起;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了自我封闭的“蛰居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英国“尼特族”发展壮大。

在中国,随着科技渗透、商业进化,产业结构开始调整,经济增长迅速的同时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近年,知名的互联网“996文化”盛行,人力资源众多形成的巨大替补竞争,导致以年轻人为主的互联网人感觉“无限内卷”。

三十而立越来越难,终于,这种生存焦虑情绪爆发了。

除此之外,线上生活方式的盛行也为众多年轻人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与路径。退一步海阔天空,凭着跳跃的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选择时间更加自由的工作性质,或许是不定期工作,不坐班工作,网络创业等形式,不用硬逼着自己适应996的工作节奏。

与此同时,“躺平”却遭到一众成功企业家和大学教授的批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表示,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发文称,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强调,现在已经是物资不再匮乏的时代,年轻人应该追求精神财富。

60后前浪精英已经用自身成就证明了奋斗的真实有效,但此刻我们先来听听后浪们的心声。《商业数据派》采访了三位从互联网离开的年轻人,他们一致认为:年轻人“躺平”不是丧,只是在内卷压力下的轻度“自嘲”。仅仅是选择不同,而非人生追求的崩塌。

“年轻人所谓的躺平,并不是完全躺平啊!”小杨是典型的“一线互联网返乡”人士。

回到西安之前,小杨是一个在鹅厂做游戏策划三年的游戏人。“大城市大公司的一个打工人,在外界看来也许光鲜耀眼,前途似锦,但自己心里清楚,终究难以在房价起飞的城市留下一席之地。”和很多曾在一线城市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一样,当规划起长远的生活时,摇摇欲坠的现实往往令人没有安全感。

考公成为许多年轻人能够说服自己过渡到非一线城市的理由,2019年,小杨开始复习,打算备考逃离“北上广”,并成功在2020上岸。

“回到家乡工资没有北上广深那么高,福利待遇也没有大厂那么好。”与高薪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基层公务员的工资落差较大,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消费水平的降级问题,在初期会形成一定心理落差。

“但公务员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帮助到他人,我是一个有英雄情节的人,想要能为时代创造些价值。而且公务员在很多时候不用面对互联网公司的明争暗斗,年轻人也可以到点下班,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更适合。”

许多人默认为逃离一线城市极具妥协与无奈的选择,但小杨认为,大城市的大部分年轻人没能力靠自己买房扎根,只是换了一种更合适的状态继续追求理想生活。“退回二线城市并不是躺平,我有自己的选择。”他说。

上一篇 :央企交出的是一份合格的创新成果成绩单,还不太够
苹果增加VCM供应商30%-40%产能 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