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未来城市:用“数字”建一座智慧城
2021-06-05 09:59:3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 ・公孙丑下》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年代,城郭一直是国家的防御建筑。

  农业时代,不同的地理、人文和历史带来了不同的城市风貌。工业时代,汽车、钢筋和混凝土塑造了新的城市面貌,也呈现出百城一面、千城一面的趋同性。放眼未来,数字化正在重塑城市,更将围绕“人”的需求,带来每一个人的定制城市。

  

  

  工业的突发猛进不仅创造了新兴的工作形式,推动工业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演进方向,逐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城市人口逐渐集中,商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信息金融以及其他各种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是,工业时代依赖“能量-力”的释放,也意味着城市的发展需要依赖水、土地、能源等资源,与之伴随的交通拥堵、医疗、教育、生活需求分配不均等问题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在传统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如何挖掘新的资源?

  数据资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生活、城市治理等方面通过数字重构相互协同,将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能量,让城市更聪明智慧。

  如果说工业化进程是人类不断从农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迁徙、重组、寄居的过程,那么,数字化的过程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迁徙、聚集、重组的过程。

  不同于工业化时代“买到的产品就是产品本身”,数字化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迭代。紫光股份(000938,股吧)旗下新华三集团副总裁、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智慧城市总架构师张鹏表示,数字化不仅给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带来改变,还将进一步影响理论、技术、社会、经济多个维度的演进方向,对城市空间进行了重塑。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

  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智慧城市总架构师张鹏

  

  

  1999年底,“数字地球”“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这些既新鲜又陌生的时髦词充斥彼时的报端和杂志。

  与此同时,新“千禧年”喜悦中还充斥着“千年虫”恐慌,当人们终究发现那不过是一场虚惊后,数字化的进程一骑绝尘般进入历史的长河。

  终于,在2000年国家测绘局的全国局长干部会议上,测绘局系统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框架。此后,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相继启动成立“数字海南”“数字湖南”“数字福建”工程,其他省区的立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

  如今,数字城市的轮廓已逐渐清晰。它是城市借助ICT技术构建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能力,与城市场景资源进行耦合,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城市”的融合共生。

  在郑州高新区,新华三集团助力郑州“一台多峰”战略落地,打造了智慧城市实验场数智治理中心,完成了城市操作系统的整体构筑。通过“一台多峰”,郑州高新区真正做到了大脑一朵云、要素一张图、协同一张网、应用一张屏、服务一门户、应用一平台,打破了部门的孤岛,形成了治理的合力。

  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云计算是基础性的产业之一。“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今天,从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乡村振兴到智慧社区,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正在成为社会治理的“双翼”,政务云等数字化创新将引领着社会治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

  “随着数字化浪潮以及后工业化的深入,我们认为数字化的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张鹏说。发掘数据价值,让数据为城市发展所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以交通治理为例,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已经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扩散。新华三集团充分利用大数据积极帮助政府提升交通的治理,在杭州滨江,通过空闲车位的峰值共享、停车场无感离场收费等举措,综合制堵;在成都,通过大数据实现无死角的非法占地和非法搭建监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上一篇 :陈春花:数字化,注定是个分水岭
反垄断下的618大促:二选一没了,消费者疲惫,商家想要掘金靠什么?: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