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鸿蒙系统,不是手机操作系统 | 砺石
2021-06-09 08:42:10

鸿蒙系统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华为公司的成败,也是中国信息技术向世界领先地位迈进的机会。

华为鸿蒙(HarmonyOS)2.0系统的商用,很自然被看做是在美国禁令下,华为手机销售面临巨大困境下的突围之举,事实上,研发的初衷也的确是为了应对这一天而准备的备胎。

对鸿蒙2.0系统,华为给出的官方定义是: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即意味着鸿蒙通过分布式技术,将物理上相互分离的多个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也就是说,华为已经不再承认自己开发的是另外一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显然,处在竞争位置的其他国产手机企业,对于使用鸿蒙操作系统态度不会积极。因此,摆在华为面前的,有两大挑战:第一,必须有足够多的用户使用华为的手机,并接受鸿蒙操作系统;第二,需要有更多的场景能够让鸿蒙落地,在安卓、苹果之外,成长出一个新的生态体系。

谁会是这个生态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将决定鸿蒙系统的未来。

1

鸿蒙系统:为万物互联而来

美国一纸禁令,给华为的国际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因此,在这个时候站上舞台的鸿蒙,被认为是华为拯救手机业务的破冰之举。自发布以来,鸿蒙就一直被拿来与安卓和苹果的手机终端操作系统作比较。但事实上,它不是安卓,也不是iOS,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新一代的操作系统。

回想一下,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手机和iOS操作系统是在2007年,同年11月,Google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是一个完全基于智能手机使用来研发的操作体系,其核心是实现人机交互。

而鸿蒙的开发背景,已经是另一个互联网故事。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先进技术同时涌现,速度远远超越过去的某十年或某个阶段。5G、云计算、大数据等等信息技术,正在彻底改变工业生产的方式,也在改变我们周边的数字化设备。这些变化催生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那就是万物互联(IoT)。简单来说,一个人走在街上,能自动联接周边数万个“物”,享受高度智能化的新生活。

要实现万物互联,就需要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它位于人和物之间,是我们与计算系统之间的桥梁。如果说2007年的苹果、安卓操作系统,实现的是人与手机的交互,那鸿蒙的目标,就是实现人与“万物”的交互。从这样的宏大视角来看,鸿蒙后发优势明显,因为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们会希望一套系统能够连接所有的硬件设备。

从研发第一天起,鸿蒙2.0的设计和研发就是奔着万物互联去的,无论是GB级内存的设备,比如手机、平板,还是KB级内存的设备,比如门锁、微波炉等等,都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鸿蒙操作系统。

2

机会与挑战

不管是万物互联,还是跨设备,手机都是最主要的入口,也就是华为描述的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中“1+8+N”中的那个“1”。

从手机市场占有率来说,华为的手机份额损失主要发生在国际市场,短时间内,恐怕无法改变国际市场的现状,让国外消费者熟悉和认可鸿蒙操作系统,也需要时间。再加上美国政令的限制,很难说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的挑战。

不过,好消息是,华为的国内市场相对比较稳定。一方面,有民族品牌的形象背书,另一方面,新的鸿蒙系统,和原来的安卓系统能够达到顺滑的无缝连接,使用上不会产生太多的心理成本。迄今为止,对鸿蒙的各种测试和评价,都是比较正面的,这也会加大国内用户对华为鸿蒙系统的信心。

另一关键点则在于整个生态体系的搭建。如今,许多人对鸿蒙的关注点,依然落在它和安卓、苹果的竞争。这两大操作系统加起来,占领了全球市场99%的份额。但正如笔者前面所言,鸿蒙的开发背景和目标,已经是一个新的场景。它的未来,不应该在这99%里去抢份额,而是开辟一个新的100%,在那里建立自己的领先地位。

上一篇 :首富们的太空竞赛 贝佐斯7月抢跑
阅文升级大阅文战略,多个大字的阅文能否打破网文低谷的魔咒?: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