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美图公司旗下美图创意平台(MCP)策展的「美图未来美术馆」第二期上线展出,顶尖动态视觉设计团队Seenvision和数字艺术家Ruby9100m共同参展,两个参展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展示了自己对于未来、机械、虚拟空间的态度与展望。
成立于2014年的国内顶尖动态视觉设计团队Seenvision以“WE ARE NOT MACHINES”主题,展示了象征“妒” 、“哀” 、“喜” 、“恐” 、“爱” 的5款特效,这一系列作品以人类的情绪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材质和反常规动画的触发交互来体现人类在表达情绪时的视觉感受。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情感潜藏于网络之下,难以捉摸。Seenvision以视觉元素击破网络屏障,让情绪溢出,也是一种张扬的自我宣示。
而来自香港的数字艺术家Ruby9100m及其在本次展览中展示的同名数字形象Ruby9100m则是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次融合或者说是“数位进化”。Ruby9100m用特色风格妆、CG特效脸、3D装饰元素让用户体会到了与之前不同的审美趣味,更吸引了很多喜欢未来主义、赛博朋克风格的用户在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体验全新的特效。
数字艺术借助编程、AI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等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创造出一个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多重感官体验现场。
21世纪以来,中国开始密集举办以新媒体为主题的艺术节、论坛、展览,各大支持新媒体与数字艺术的艺术机构也纷纷成立。中国美术学院也特别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着力于强化相关新媒体、新技术、新知识、新数字的融通和交汇,以探索艺术新的可能性,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
虽然各种论坛、展览、空间、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国内的数字艺术始终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现有的传统艺术展览布展难以满足数字艺术的表达;其二,缺乏强有力的平台对大众进行推广普及;其三,商业空间的限制,数字艺术变现困难,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
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数字艺术也插上了翅膀。今年3月,由艺术家Beeple耗时14年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卖出了近7000万美元。这超出大多数人预期的价格,引发了人们对于数字艺术作品的讨论。
据悉,该艺术作品由Beeple自2007年起每天创作一幅画作并上传到网络上,最终把5000张作品图拼接成一个316MB的JPG文件。佳士得拍卖行认为,个人电脑时代的到来,让数字艺术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创作方式。
90后、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伴随着“数字时代”成长,既是AR、VR技术的首批接受者,更是其发展的推动者。2020年年底,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美图公司推出“未来美学家共创计划”,吸引了视觉艺术家、第73届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获得者叶锦添,先锋艺术家田晓磊、90后新生代插画师Kuri久里等16位“未来美学家”加盟。叶锦添表示,年轻人很有趣,他希望在互联网空间与年轻人进行更加开放的交流与对话。
2021年5月,美图公司旗下美图创意平台(MCP)首期「美图未来美术馆」开展,带来了叶锦添“精神DNA-异空间神话”电影特效级AR作品,让数字艺术不再局限于线下的布展,而能够以互联网的方式连接体验新潮的数字艺术作品。
由顶尖动态视觉设计团队Seenvision和数字艺术家Ruby9100m共同参展的「美图未来美术馆」二期,则持续引爆了用户参与。据悉,「美图未来美术馆」二期总曝光突破1亿,与艺术家合作定制的10款AR特效累计曝光超过5000万,相关H5累计浏览量超过100万,相关AR的用户使用率达到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