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8个月时间之内,中兴微电子约18.82%的股权三易其手,兜兜转转之后将再次回到中兴通讯(000063,股吧)手中。
6月21日,中兴通讯(000063.SZ)发布了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实施进展情况的公告。公告指出,公司将在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后,积极推动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实施工作。而此前的公告显示,中兴通讯预计于2021年8月20日向股东支付股息。
至此,中兴通讯筹划大半年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逐渐提上议程,其背后的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转让疑云也随之浮出水面。
上述公告中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指的是中兴通讯分别向广东恒健欣芯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恒健欣芯)发行45643828股A股股份、向深圳市汇通融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融信)发行39123282股A股股份,从而购买其手上持有的中兴微电子共18.8219%的股权。
通过查阅公开信息,记者发现,上述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的来历颇为曲折:先是仁兴科技于2020年9月份从国家产业基金处收购而来,其后仁兴科技将其转让给恒健欣芯和汇通融信,现在则是中兴通讯欲将其收归己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仁兴科技实为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
短短8个月时间之内,中兴微电子这18.8219%股权是三易其手,而兜兜转转的结果却是股权再次回到中兴通讯手中。
那么,中兴通讯究竟在下着一盘什么样的棋?中兴微电子又是怎么样一家公司?
对此,中兴通讯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称,“具体的情况是,当时仁兴科技要接手国家产业基金持有的中兴微电子24%的股权,其中一部分是用自有资金购买,余下的18.8219股权则是由恒健欣芯和汇通融信借资给仁兴科技实现的;现在我们就是以发行股份的形式来偿还他们这一部分的借资”。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产业基金是于2015年11月23日与中兴通讯及其下属企业赛佳讯签订《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并入股中兴微电子,出资24亿元从而持有中兴微电子24%的股权。到了2020年,国家产业基金与中兴通讯协商退出中兴微电子,并希望基于前述签署的相关投资协议文件,由中兴通讯或下属公司直接以现金方式承接国家产业基金持有的全部中兴微电子股权。
正是为承接国家产业基金所持中兴微电子股权,中兴通讯设立全资子公司仁兴科技作为受让主体。最终国家产业基金、仁兴科技、中兴通讯和中兴微电子四方于2020年9月10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国家产业基金将其持有的中兴微电子24%股权以331528.7671万元价格转让给仁兴科技,5年时间获利将近10亿元。
仁兴科技接手国家产业基金持有的24%中兴微电子股权后,本应就此告一段落,为何又于10月份将部分股权出售给恒健欣芯和汇通融信呢?
中兴通讯给出的理由是,在确定由仁兴科技接手国家产业基金持有的24%中兴微电子股权时,基于当时财务状况等综合因素考虑,与恒健欣芯、汇通融信签署《合作协议》,由恒健欣芯、汇通融信提供合作款用于支付部分收购款项。同时《合作协议》对各方后续的合作或还款安排进行了框架性约定,各方积极努力推进恒健欣芯、汇通融信以其合法拥有的对仁兴科技的合作款转为仁兴科技的股权,或者由各方另行约定实现合作款退出,后续具体合作方案由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在仁兴科技获得中兴微电子24%的股权后,经各方友好协商,确定仁兴科技以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作为对价抵顶恒健欣芯、汇通融信上述合作款,实现了合作款的退出安排。
前述相关工作人员指出,这两家公司提供的合作款共26亿元,其中恒健欣芯提供了14亿元,汇通融信提供了12亿元;所以按照比例,恒健欣芯获得了中兴微电子10.1349%股权,而汇通融信获得了8.6870%股权。
那么,在恒健欣芯和汇通融信获得了中兴微电子股权后仅仅几个月,为何又要将其出售给中兴通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