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顺丰分拆子公司背后:顺丰同城“烧钱”不止,即时配送竞争力不足
2021-07-07 09:52:13

顺丰同城尚未实现盈利,羽翼未丰,而现金流承压,赴港上市募资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撰文/楚风

出品/每日财报

6月30日晚间,顺丰控股(002352,股吧)旗下顺丰同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顺丰控股公告,此次分拆上市将搭建顺丰同城国际资本运作平台,拓展子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此外,顺丰同城所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主营业务拓展及补充流动资金。

如果顺丰同城顺利上市,将成为顺丰旗下第三家资本运作平台。此前,顺丰房托于5月17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首个快递企业发行赴港发行的REIT。不过,顺丰房托挂牌首日即破发,后续仍处于下跌趋势,目前报价4.320港元/股。

《每日财报》注意到,顺丰同城开展同城急送C端业务仅3年,经营与发展“羽翼未丰”,尚未实现盈利,规模扩大亏损也持续增加,仍处于“烧钱”运营阶段。与此同时,顺丰控股经历2021年一季度业绩亏损后,现金流承压,难以继续为顺丰同城“输血”,后者急需登陆资本市场募资。

据顺丰同城官网显示,其最早成立于2016年6月份,但在2018年6月份才开始推出同城急送C端业务,2019年1月份推出中小B端业务。2019年3月份,顺丰将顺丰同城分拆出来,以公司的形式独立运营,同年10月份正式发布“顺丰同城急送”品牌。

(顺丰同城业务模,来源:招股书)

以2019年分拆独立算起,顺丰同城作为即时配送企业,独立运作时间仅为2年,经营与发展“羽毛未丰”。从业绩表现来看,近几年来,顺丰同城尚未实现盈利,反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亏损也持续增加。

从业务规模来看,顺丰同城规模持续扩大,订单总数从2018年的79.8百万笔增长至2019年的211.1百万笔,并进一步增长至2020年的760.9百万笔。截至2021年5月31日,其于2000多个商户品牌达成合作,服务超过53万注册商户,注册消费者达126.1百万名。其中,2020年以来规模增长显著,主要是因为疫情之下需求大增。

顺丰同城规模持续扩大,但规模效应尚未凸显,未能摆脱亏损。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实现营收为收入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和48.4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未经审核)分别为3.28亿元、4.58亿元和6.05亿元。也就是说,2020年每一笔订单亏损约0.7960元。

《每日财报》注意到,顺丰同城营业成本极高,资金明显“入不敷出”。2018年至2020年,其营业成本分别为12.25亿元、24.43亿元和50.32亿元。在此之间,人力外包为最大经营成本。与美团、蜂鸟等即时配送方类似,顺丰同城主要由外包公司提供骑手资源,不与骑手直接签订合同,与骑手无雇佣关系。

上一篇 :吴晓波:我是精英主义者,大部分人是无用的,只服务好几十万人就够了
依图终止上市背后:AI企业的“病根”在哪儿?: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