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崛起的潮玩行业引来众多入局者,这其中,尤以集合店赛道更为火热。包含TOP TOY、X11在内的大中小型集合店品牌,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造着属于潮玩行业的线下故事。
与此同时,常年以经销商身份深居幕后、零售终端数破万家的52TOYS也从今年开始布局线下,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直营店。而这个成立于2015年的潮玩品牌,选择打破原有渠道模式的背后,是单纯为了迎合市场热度?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行业洞察?
7月9日至11日期间, BEJING DREAMFAIR 2021北京国际原创艺术与设计师收藏玩具展召开,蓝鲸财经记者专访了52TOYS创始人兼CEO陈威,就上述问题进行回应、分享52TOYS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故事;同时,基于其在潮玩领域20余年的经验,来分析国内潮玩行业的发展情况。
52TOYS创始人陈威:从代理商切入潮玩的设计师
那天上午,刚到陈威办公室时,蓝鲸财经记者便被左侧一面作品墙深深吸引,上面摆放着的小型雕像、手办等物品无论是在创意还是做工方面都令人惊叹。据陈威介绍,那些都是52TOYS过往举办原型设计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也正是通过这些作品,52TOYS发掘了不少极具潜力的原创设计师。
而创始人陈威,也正是设计师队伍的一员。“我上大学就是学设计的,后来出于热爱,在2000年时正式踏入潮玩行业。”据陈威描述,起初他只是在北京鼓楼租了一个小店买游戏机,同时也会把很多喜欢的玩具摆在店里,渐渐的他发现,在进店询问的这批顾客中,对玩具感兴趣的人其实更多,于是,2001年他正式开始做玩具零售。后面几年时间,陈威陆续又与日本万代和美国一些知名衍生品品牌合作,成为他们在国内的总代理,帮他们打开市场和渠道。“其实当时的模式更像是做贸易”,陈威如是说。
直至2015年,陈威跟三国杀负责人黄今一拍即合,联合创办了乐自天成,也就是52TOYS的母公司。资料显示,52TOYS是集IP开发运营、生产制造、渠道销售、市场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玩具品牌。通过知名IP与自有IP的双轨打法,覆盖包括盲盒、变形机甲、超活化在内的多条产品线。
基于陈威此前的总代理经验,52TOYS在成立之后的定位一直是衍生品品牌,渠道也以经销和线上为主。衍生品品牌的定位有利于52TOYS产品快速被消费者所关注、所理解。而上述轻资产模式则使52TOYS更加专注于产品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了产品研发能力、丰富自身产品矩阵,同时,也推动其在渠道终端的快速布局。
据了解,52TOYS已拥有超80位设计师,在公司员工总数中占比达五分之一。生产制造方面,52TOYS均与迪士尼等大品牌同厂合作,产品质量有保障,加之渠道广泛、量产大,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也更为明显。此外,公司产品此前大都授权给潮玩品牌店铺进行售卖,而非自己建店,如今,线下终端数已破万。
从幕后到台前,52TOYS的转变逻辑
事实上,在国内潮玩领域,52TOYS并非新成员,但由于此前更倾向于经销商角色的经营模式,一直处在幕后工作,导致近两年来在市场上的声量较小。“我们有很多产品被市场所熟知和喜欢,比如前段时间爆火的猫和老鼠系列,但大家很少知道这些产品背后的52TOYS。”一位内部工作人员在采访间隙感叹道。
如今,经过6年发展,52TOYS已日益成熟,无论是IP开发创作的能力,还是产品矩阵的丰富度,亦或是供应链的完善情况等等,都在提醒陈威,52TOYS需要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一直低调隐藏幕后的52TOYS,开始走向台前做品牌了。
线下直营店即是52TOYS的品牌计划之一。在陈威看来,如果做一个品牌店,店内陈放的都是别的品牌商品,那么这个品牌的定位其实是扭曲的,因此,他在等一个时机。
“做线下店这想法打公司成立初期就有,只不过我们选择先做产品,因为在这个行业里边,我觉得最难的事不是开店,而是做产品。因此,前几年时间,我们一直在专注于打磨自己的产品矩阵。”当被问及为什么决定今年实施线下店想法时,陈威表示,一方面是产品矩阵丰富度足够高,另一方面是产品上新频率足够快。“比如100平米的标店,里边至少有80%以上可以用我们自己的产品给它填满,其实这就是一个标准。另外,上新速度这块,至少要保证每周都能有新品推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