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权威结论!楼顶桅杆引发振动,32天予以拆除,记者实探深圳赛格广场现状
2021-07-16 09:35:54

  历时近两个月,7月15日,深圳赛格大厦晃动原因终于查明。

  对于晃动原因,专家组认为,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引发大厦有感振动的主要外因,大厦及桅杆动力特性的改变是引发大厦20余年后才发生有感振动的主要内因,而大厦主体结构安全,可以继续使用。

  如何解决大厦有感振动问题?专家组给出的方案是,拆除桅杆,桅杆原有的防雷、航标功能可在桅杆拆除后在楼顶重新布设。

  调查结果发布的当日中午,《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再次来到赛格大厦,除楼体侧面仍有红色围挡外,大厦早已恢复往日繁华,不少店主正在忙着打包发货,快递小哥穿梭在各档口取包裹。

  同时,记者获悉,赛格物业已发布通知,要求业主、租户(商户)务必于本通知发布之时起24小时内将贵重物品及经营所需物品搬离大厦,自2021年7月16日下午18:00起,除持有通行证的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外,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出赛格大厦塔楼、裙楼及地下停车场。

  

  我们先来回顾下赛格大厦晃动始末。

  5月18日下午,有网友拍摄短视频称,深圳华强(000062,股吧)北地标建筑赛格广场发生晃动,楼内商户办公桌上水壶里的水也晃动剧烈。大厦楼下,很多人神情慌张,边跑边朝后看。

  当日,在赛格大厦办公的林先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赛格大厦从中午12点左右开始轻微晃动,下午1点左右开始了持续十几秒的剧烈晃动,高楼层的人感觉比较明显,“我在44层,晃感很强,桌子都在乱跑”。

  5月18日下午4时许,赛格广场封闭,大厦内人员已全部撤出,外来人员已禁止进入,各出入口已有保安或物业人员值守。5月19日中午,赛格大厦再次出现晃动,当日一篇名为《深圳赛格广场建设项目评析》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被翻出,该篇论文曾指出赛格大厦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再次将舆论推向高点。

  此后,深圳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市应急局与福田区政府组织物业管理方立即对大厦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对大厦实行封闭管理,并对周边区域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每天在“深圳发布”等官方渠道发布赛格广场大厦的振动、倾斜、沉降等监测数据,同时市住建局组织院士专家和权威技术团队对大厦结构安全和振动原因进行论证分析。

  赛格大厦晃动之所以引起外界如此高的关注度,很大原因是其为深圳第三高楼,也是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架构大厦之一,曾创造2.7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赛格广场大厦坐落在繁忙的深南中路与华强北路交汇处,1999年落成。大厦总高度355.8米,总建筑层79层,地上75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也是华强北地标建筑之一。

  

  经过近两个月大量检测、监测、试验和分析论证,近日,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对外表示,赛格大厦在设计荷载范围内和正常使用情况下主体结构是安全的,可继续使用,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引发大厦有感振动的主要外因,大厦及桅杆动力特性的改变是引发大厦建成20余年后才发生有感振动的主要内因。

  专家组通过技术调查、环境和设备运行调查与测试,排除了地铁运行、周边工程施工或爆破、空调机组运行等影响因素。

  专家组对大厦楼顶桅杆动力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表明,桅杆在5月18日至20日发生了21次频率为2.12赫兹的涡激共振,这一频率与同期赛格大厦楼体振动频率一致。

  此后,通过对桅杆和大厦开展了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频率共26个工况、63组的激振测试,结果表明:在2.12赫兹频率下,桅杆的第四阶非对称振动可以带动大厦发生高阶弯扭组合振动。

  专家组认为,大厦使用20余年后,局部楼层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及桅杆连接点等累积损伤使结构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发生了改变,桅杆和大厦主体结构具有了2.12赫兹的共同振动频率,形成了共振的必要条件。上述局部累积损伤只是对结构动力特性产生了影响,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上一篇 :雷军凌晨发文:小米手机销量超越苹果,首次居全球第二
全球疯抢芯片,台积电变身“印钞机”每天净赚3.4亿!投资者仍不知足?昨夜市值蒸发2300亿: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