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警惕概念营销:RISC-V能否成为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
2021-07-26 14:41:27

【TechWeb】2021年7月26日,RISC-V在很多宣传场景下成为了国产芯片的代名词,但是我们需要警惕其中的一些概念营销。

国产芯片这个词其实挺火的,但怎么样就算“国产芯片”,其实各家都有各家的说法。RISC-V在很多宣传场景下成为了国产芯片的代名词,但希望有些厂商不要为了用RISC-V而去用RISC-V。如果只是用RISC-V做一些像空调遥控器、电视遥控器这样的“国产芯片”,这真算不上“国产芯片”的崛起。

华米在本月的发布会上推出了新一代双核 RISC-V 架构可穿戴芯片黄山 2S。在数码领域,Arm和X86架构的芯片产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比如高通的骁龙888(Arm架构)、华为的麒麟9000(Arm架构)、英特尔和AMD的大多数CPU(X86架构)。那么此次发布的黄山2S所采用RISC-V架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架构呢?RISC-V又能否成为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吗?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指令集?

指令集就是软件与硬件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CPU来说,软件想在CPU里执行就必须翻译成"机器码",而这个翻译过程中的规范标准就是指令集。

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我们当年玩的红白机游戏《超级玛丽》。在我们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通过手柄来操作游戏中的角色“马里奥”进行一系列的动作,比如“跳”。当我们按下手柄上的“B”按键时,游戏中的角色就会跳起。

就像这样按下“B”键=跳起,这就是一个“指令”了。还有其它按键对应其它不同的操作,比如“左”键=向左移动、“右”键=向右移动。这些都是指令,而这些指令的规范标准打包在一起,组成一个合集,就叫做指令集了。

微架构或者叫微结构设计,指的是集成电路层面的架构。简单来说就是在确定了指令集之后,相关的CPU核心如何设计?

之后根据微架构完善为CPU的设计,经过流片、封装等步骤,最后推出的就是具体的CPU产品了。

注:现在手机CPU大多采用多核心设计,同一CPU内不同核心可使用不同的微架构。

RISC-V开源 但它一定免费吗?

在正式讲解RISC-V之前,它收不收费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人关注的,甚至说这也决定着RISC-V 能否成为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

那么它收不收费呢?

有些收,有些不收。

*绿色格子代表免费

*黄色格子代表需要授权,可以在收费的情况下给你用。

上一篇 :华为公开自动报警相关专利可紧急情况下快速发起紧急呼叫
阿里关联公司入股半导体公司: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