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亦凡、小S、霍尊,到张哲瀚,近一个月来明星接连“翻车”,从流量顶端极速坠落。
最难熬的当属各大品牌方以及作品出品方,有苦说不出。明星虽然能够带来大量关注,但是其负面行为带来的影响也被无限扩大。
资本方显然也在寻找更多可能性,如屈臣氏、麦当劳、欧莱雅、花西子等都拥有自己的虚拟品牌代言人,。
虚拟时尚主播翎Ling 图片来源:官方图片
此外,。斗鱼、虎牙平台主播、抖音KOL、B站UP主,也成为了游戏厂商进行营销推广的常客。据统计,B站每月有约4000多个虚拟主播开播。
娱乐圈翻车事件年年有,今年尤其多。
今年年初,郑爽代孕弃养事件被爆出,一时间各大品牌方纷纷与其解约,官宣代言人合作10天不到的PRADA火速与她分手,郑爽主演的4部待播剧播出时间更是遥遥无期。
最近一个月,吴亦凡、霍尊、张哲瀚先后出现负面事件,品牌方解约速度加快,与他们划清界限。吴亦凡和张哲瀚更是连社交账号都被清空,彻底在娱乐圈“查无此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要求会员单位对张哲瀚进行从业抵制
明星代言能够为品牌带来收益,顶流明星的变现能力更是惊人,但无形之中,明星与品牌商誉深度绑定,风险太高。
根据《民法典》,如果双方合同有相关约定或者明星一方严重违约,品牌方可以要求一定比例的违约金。所以有业内人士向每经记者透露,。
但资本方显然也在寻找更多可能性,如东京奥运会刚结束,小米就官宣了代言人苏炳添。回顾小米此前的代言人,如吴秀波、吴亦凡、陈羽凡等,。
图片来源:小米手机官方微博
除了运动员,虚拟偶像加入代言的赛道,也不是一件新鲜事。如屈臣氏、麦当劳、欧莱雅、花西子等都拥有自己的虚拟代言人,。
虚拟偶像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目前,虚拟偶像包括了虚拟歌手、动画、游戏虚拟形象、以真人为依托的虚拟形象等。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八成网民在日常有追星的习惯,其中63.6%的网民有支持和关注虚拟偶像的相关动态。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62.2亿元。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对于资本方而言,相对真人偶像,虚拟偶像人设屹立不倒,并且能够永葆年轻,粉圈受众也更稳定。
大厂几乎都在布局这条赛道。
7月19日,北京乐华圆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等为股东。乐华娱乐成立于2009年6月,并在去年推出了首个虚拟偶像团体 A-SOUL。
根据媒体报道,近期腾讯招聘官网也出现多个虚拟偶像相关岗位。同时还有不少类似MCN机构,孵化游戏/泛娱乐达人的招聘职位。
在海外,索尼近期也公布了Vtuber项目《VEE》,于7月20日起开始招募虚拟偶像个人或团体,计划达成50名以上规模,活动项目包括视频直播、视频制作、音乐、声优、原创等多个领域,提供支持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发挥自己所长。
网易走得比较稳,根据《阴阳师》中的人气角色“大天狗” ,在2017年开启了泛二次元IP计划,使得角色在出道之前就比较饱满。“大天狗“还在2018年代言了丰田等国际品牌,并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