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缪琦
[ 加上前两批,总计4762家“小巨人”九成集中在制造业,也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
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占比,以及“拿到手软”的专利技术,已经成了“小巨人”企业的标配。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加上前两批,总计4762家“小巨人”九成集中在制造业,也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重研发投入
作为第三批上榜的“小巨人”企业,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下称“中柴机器”)总经理何孟兴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他们投资4亿元的工厂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在此前,工厂都是租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紧盯产业,在工业车辆用变速箱这个细分领域专心研发,也让他们迎来了收获期。
“我们做得很专,这种‘专’一方面体现在我们专注于一个领域的细分市场,做到了龙头;另一方面体现在专业化的生产上。”最初以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进入中柴机器的何孟兴,本身就是技术总工程师出身。在引进日本技术的基础上,该公司通过集成创新,一步步让公司成为了替代进口的行业龙头,2020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约为35%。
目前,公司已拥有专利100余项,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多个产品为国内首创,主导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背后的功臣是在团队中占比约达25%的研发团队。
何孟兴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司每五年会制定一个规划,明年是第三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目标是实现10亿元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达40%,“净利润必须保证10%以上,而人均劳动效率是最核心的,一个员工平均每年要创造250万元,意味着人均创造的净利润在25万元左右,人均纳税10万元”。
据何孟兴称,公司目前的人均劳动效率比国内同行业的平均水平高出至少50%,甚至能达到一倍,已与发达国家的龙头制造企业相当。
作为最新公布的“小巨人”企业,浙江沃德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沃德尔科技”)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占比也高出同行。
“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约为30%,每年的研发投入平均约为营收的12%~15%。”沃德尔科技董事长助理喻厚超告诉第一财经,如果按照年营收5亿元、总计500人来计算,公司的人均劳动效率约为100万元。
该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汽车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三大类产品,拥有包括20多项发明专利在内的100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关于市场占有率,据不完全统计,在霍尔传感器汽车动力总成领域中,沃德尔科技拿到了国内自主品牌新增项目的八成以上;在发动机点火产品方面,公司在国内自主品牌的新增项目中占到了五成。
“我们的产品需要和整车厂同步开发,需要经过两年半到三年半的开发后才能投入批量生产,而我们近年来拿到的项目比较多,在以前,这些项目主要被外资企业拿走了。”喻厚超称,公司所处的细分市场,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强大的外资品牌。为了实现零的突破,公司前几年处于“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和项目开发阶段,营收规模没有那么大的时候,甚至有近20%的研发投入。这两年开始陆续收获大量的市场订单。
喻厚超表示,除了沃德尔科技利用8年的时间做出零的突破,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受益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智能汽车行业的红利。通过客户释放的订单来看,预计接下来2~3年里,公司的业绩将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
在高分子化工材料领域经营了27年的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位列第二批“小巨人”企业的名单中。该公司企划部副部长冉涛告诉第一财经,公司在浸渍绝缘漆这一细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三分之一。置身化学品行业,公司此前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也较早开始往环保方向发力。通过每年约占营收7%的研发投入,公司于2014年在环保型产品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了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也在自主研发中不断在供应链中替代进口。
“小巨人”的挑战和应对
“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领头羊”。而成为“领头羊”,它们所经历过的挑战并不少,其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如何吸引人才。
由于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新昌县,中柴机器在吸引人才上着实动了一番心思,而高薪、股权激励,以及充分放权,是何孟兴从一开始就坚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