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即将试运行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已成全国最热话题之一,而这个首次落地中国的度假区尚有很多疑惑未解,比如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特色是什么?对比迪士尼、长隆、方特等其他主题公园,环球影城又有何优劣势?此前数次延期开业,会对其财务状况造成怎样的影响?
最了解这些问题的,当属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8月26日,林焕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他指出,疫情等原因影响下,北京环球度假区在开园前历经多重挑战,可谓“生不逢时”。而在北京严格的防疫政策之下,将会在一段时间影响环球影城的客流量,从而对其经营和财务形成压力。
林焕杰还提醒道,如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业后对上海欢乐谷等江浙区域主题公园的打击一样,环球影城运营后也会形成一种虹吸效应,将北方地区的主题公园客群吸走。天津、河北等地的主题公园都将受到影响。
林焕杰。资料图
优劣势大起底
《21世纪》:对比国外迪士尼、乐高等主题乐园,环球影城有何特点?你觉得它最大的竞争优势在哪方面?
林焕杰: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定位是“打造沉浸式的电影王国”,其特色首先便体现在以电影为主题,与较多IP进行合作,这些IP中,环球影城自己的IP占总量的70%以上,剩余不到30%由别家授权IP组成。相较于迪士尼基本全部使用自家的IP,环球影城以自有IP与授权IP的组合拳带给游客更多元的选择。
另一个特色是特效的使用。环球影城将40余种特效技术用到主题公园的表现形式中来,通过场景再现的形式,让游客体验到丰富内容。这种“场景再现”与华纳兄弟、派拉蒙均有的摄影棚之旅不同,在环球影城中,游客不仅仅是以看客身份游览经典电影拍摄场景,借助灯光、音效、VR、大型设备等,游客产生很强的融入感,仿佛自己变成电影情节里的角色。
与迪士尼类似,环球影城的最大优势在于全产业链,从剧本、音乐制作,到拍摄、后期、发行,再到发展为主题公园项目,环球影城在每一环节都有相应产业,不必“有求于人”。
《21世纪》:在你看来,环球影城的竞争劣势又体现在何处?
林焕杰:环球影城的劣势首先在于游客客群年龄段比较固定。相比于迪士尼的全年龄段业态,环球影城的游客大多位于15~50岁之间,其中又以20~30岁游客的重游率最高,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学习、工作较忙,消费时间受到限制,一定程度影响营收。
再是“入戏”有前提,来到环球影城的游客若对作为主题的电影不够了解,便难以产生共鸣。
第三个劣势体现在投资要求更高,环球影城的场景再现项目,需要把平面拍摄场景转换为可供游客体验的立体场景,较之迪士尼投入更大。
《21世纪》:国内主题乐园会是环球影城的竞争对手吗?
林焕杰:环球影城的竞争对手肯定还是迪士尼,二者的关系就像我们熟悉的肯德基与麦当劳一样。国内主题公园近年来在不断发力,但对环球影城的影响不大。
相较之下,国内主题乐园的不足首先在于品牌,环球影城问世以来,其出品“通杀”全球观众,国内主题乐园则没有这份知名度。第二点不足表现在价值观输出,环球影城擅长将价值观传递融入电影、娱乐项目中,易与游客产生共鸣,这方面国内主题乐园相对薄弱。第三点在于投资规模,产品通常与投资成正比,环球影城投资额巨大,其制作更加精湛。第四点在于研发理念,与中国主题乐园的“时间、投资额先行”相较,环球影城的理念是“项目先行”,先定项目再决定时间、投资额。研发所受框限较少,故可从市场需求、未来竞争趋势、同行差异化等角度切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1世纪》:对比其他四家环球影城,北京环球影城最大不同体现在何处?你认为其之后应该突出哪些因素,进一步营造自己的特色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