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业视觉

学习行业知识,发布行业动态,播报公司发展,展示企业活力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东莞制造业镜像:在人与机器的十字路口,重新定义“产业工人”
2021-09-04 09:41:04

在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企业似乎永远走在招工的路上。糖果厂、电子厂、半导体厂甚至是印刷厂的人力资源总监们,习惯了日常工作中的迎“来”和送“往”,车间里的工人像从前一样时常变换着面孔,但车间的人数在逐年地减少,自动化机器则在一年年地增加。

在东莞市人社局办公楼的宣传栏中,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被放在了进门的显眼位置。2020年,该市登记在册的产业工人大约在500万人左右,对于东莞庞大的制造业体量来说,这个数字刚刚够用。

东莞究竟缺不缺工?从东莞市人社局到东莞市制造业企业的反馈看,不能说不缺,为工厂配备充足的产业工人队伍,一直是东莞市政府相关部门这些年主抓的工作之一,企业则一直为招工而感到吃力。2021年,东莞拥有1046万人口,蹊跷的是,过去十年,东莞市的人口一直在增长,制造企业在不断地精简人员,但工厂里的人手仍然常常紧张。

东莞市人社局发现了当地产业工人的诸多变化,在这些年整体人力供应的紧平衡之外,技工比普工更加紧缺。企业的人甚至发现,产业工人中男女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去了哪儿?企业人士的观察认为,基于父辈的努力,中国年轻一代的经济条件已经大为改观,他们不再接受上一代的工作模式,而电商的兴起,又让全社会业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结果是分流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去向了非制造业。

徐福记营运总经理虞湛说,这些年,用工问题已经逐渐“从一个成本控制压力变成一个保障供应压力”,如果不是提早几年投资自动化和进行人力的优化,这家老牌食品厂无法支撑自身的运营。未来,用工会成为很多制造企业越来越现实的挑战。

但这或许既是被动也是主动的选择。在东莞市产业经济研究人士看来,“被动”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人力成本上升,机器换人势不可挡,劳动密集型企业势必无力生存下去,同时,上一代劳动者在退出历史,第二代产业工人群体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群体特征。“主动”则是因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已然到来,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中国的工厂需要主动拥抱并经历从一个周期到另一个周期的转换。

虞湛认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工人队伍即将完成代际的更迭,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工人”需要被重新定义。

2021年7月20日下午3点,东莞市东坑镇正崴精密科技园富港电子厂西门,两名年轻的女工――来自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港电子厂组件事业部和光电事业部招工组的周敏和刘婉,分别守在大门外两个相距十多米的招工报名岗亭,等候可能过来问询的应聘者。

此时富港电子的门口很安静,车辆和行人时而从门前路过,但在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周敏和刘婉没有等到前来交谈的应聘者。这一天,周敏在门口一共“蹲守”了7个人。

这天下午,30岁的技工周峰在东莞市东城街道狮长路1号的徐福记巧克力车间,看着一台机器手在抓取巧克力――通过这台机器抓手,流水线上的一块块巧克力被均速抓往下一个模块进行包膜,同时X光机的检测剔除了含有异物的不良品。徐福记这个车间在7月份刚刚投入十二台机械手,一台机械手可以代替两个人的工作。

周峰负责巧克力车间自动化设备的不断优化。十年前周峰从家乡新疆来到东莞,从一名只会开熬糖机的普工成长为徐福记的一名资深技术人员。在徐福记另一间厂房的蛋糕生产线,周峰的同事――37岁的湖北人吴金爱负责操作蛋糕包装机,九年间她的月薪从3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元。

周峰正在研究下一步如何用机械替代人工给巧克力包膜。十年间他见证了这家糖果公司的变化,在他的车间,每年不断有一些岗位被新安装的机器手替代,但这种持续的替换还没有结束。在他来徐福记不久,这里曾拥有大约10000名员工,是徐福记史上用人最多的时候,如今这里不到3500人,用工高峰期则不超过4500人。

上一篇 :OPPO、vivo入场,手机厂商造芯刚需差异化
科学家发现伟哥新作用:可以治疗心律失常:下一篇